信誼
牛言蜚語
型號: D374
HK$ 107
一至五本69折 HK$74

六本或以上65折 HK$70

牛言蜚語

  • 作者: 奇偉
  • 繪者: 奇偉
  • 出版社:信誼基金出版社
  • 出版日期:2022/08/01

內容簡介

一句牛言,傳、傳、傳,
傳成了漫天誇大的流言蜚語!
誰據實以告?誰造謠八卦?
循著農場動物的傳話,追根究底事情的真相……

  牛耕田回來,發了句牢騷,說累壞了,明天想休息一天。

  農場動物聽了,一個接一個傳話,每傳一次,就加油添醋一番,

  狗說:「牛明天得休息一天。」

  貓說:「主人給牛的工作實在太多太重了!」

  鵝說:「主人對牛一點也不心疼!」

  山羊說:「別的主人對他的牛,應該會好一點。」

  雞說:「牛決定不幹了!」

  豬說:「牛決定離開主人,牠要去別的主人家。」

  農婦說:「牛在背後怪你脾氣太差,只會讓牠做事……」

  最後,牛言傳到農場主人耳裡變成了流言,惹得主人怒氣衝衝,牛也挨了一頓罵!


  等等!事情的真相真的是如此嗎?

  一開始,牛明明沒這樣說呀!


  別輕易相信你聽到的!

  把書翻過來,故事180度大翻轉,倒著回溯再看一次,

  跟著農場主人了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,

  逐步還原真相,破除不實流言,

  還給牛一個清白,創造皆大歡喜的圓滿結局。


  雪崩時,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。

  不攻自破的蜚語傳話,讓謠言止於智者!


  《牛言蜚語》故事因農場動物以訛傳訛,差點兒造成憾事發生,讓人警醒謹言慎行的重要。


  書中從一場傳話遊戲開始,每一頁,不斷累加農場動物妄自揣想的對話旁白,誇大了流言不實,令人驚見話語扭曲的殺傷力。剪影式的圖畫,上下互為倒影的故事軸線,呈現出「造謠」與「闢謠」的比對過程,一個事件,兩種不同結果,告訴讀者,面對流言漫天飛,應該做的不是隨之起舞,而是認清分辨流言的真偽,哪些可信,哪些是誤傳或捏造,試著找出真相,讓謠言止於智者,這也正是網路世代,人人需要學習的判斷和智慧。


  *適讀年齡:3~8歲

  *有注音


獲獎紀錄


  ★第十一屆「信誼圖畫書獎」圖畫書創作獎佳作獎


真心推薦


  陳安儀—資深媒體人

  黃子佼—跨界王

  阿松—知名主持人

  劉軒—作家/正向心理學專家 

作者介紹

作/繪者簡介

奇偉


  深圳插畫協會會員,從事廣告設計工作近20年,現為自由創作者。出版作品有《小和尚找獅子》、《下雨後》、《神祕蛋》等。其中,作品《黃鼠狼給雞拜年》獲2021年首屆「小康軒繪本獎」繪本文字創作獎首獎;《牛言蜚語》獲第十一屆「信誼圖畫書獎」圖畫書創作獎佳作獎。
 

 



謠言止於智者  
文∕陳安儀—資深媒體人、兒童與閱讀寫作老師


  小時候大家應該都玩過一種遊戲,就是幾個人排成一列,第一個人看了題目之後,用氣音小小聲的附耳傳給第二個人,然後第二個人再附耳傳給第三個人……就這樣,在時間限制之內,依序的一個個傳下去,聽不清楚也不能回頭問,直到傳給最後一個人,再把聽到的那一句話,大聲的說出來。通常,最後一個人念出來的語句,往往已經和最初的題目相差甚遠,甚至牛頭不對馬嘴,逗得大家捧腹大笑、樂不可支。事實上,這個看似有趣的遊戲,也經常在我們真實社會中活生生的上演,而且製造出的結果,一點兒也不能夠輕忽,那就是「謠言」。

  人的本質都是好奇的。對於未曾聽到過的新鮮事,都有一探究竟的本能;然而人們也是多嘴的,一旦未經真正的查證,就順嘴傳播,甚至加油添醋、錦上添花,一人「腦補」一句,就會讓原本的事實走樣變調。輕則造成個人名譽的傷害;重則造成社會動盪不安,甚至引起戰爭。這就是這本《牛言蜚語》所要告訴孩子的:「流言蜚語」的嚴重與可怕。

  《牛言蜚語》書名取得很有創意,利用諧音讓孩子們容易記住這句成語。故事的大意很簡單,原本只是忙完一天的牛,隨口說了一句「我累壞了,明天真想休息一天!」經過其他農場動物的口耳相傳之下,不斷的被添枝加葉,最後傳到主人農夫的耳中,竟然變成了:「牛在背後抱怨主人脾氣太差、只會讓牠做事,決定要換新主人。」而引發軒然大波。

  有趣的是,作者為了呈現流言的影響力,用了類似水中倒影的方式來設計圖像,故事可以上下顛倒、翻轉過來看:上半部是「傳播謠言」,下半部是「闢清謠言」。當流言離真相越來越遠,畫面便越來越昏暗;而當流言逐步被釐清,畫面便越來越明亮,最終真相大白,整個農場才安然入夢。

  而全書以「剪影」的方式呈現,也讓人能有一種保持距離的「客觀」之感,提醒讀者「當局者迷」、「旁觀者清」,看事情除了要能保持綜觀全局的清明、分辨流言的真偽之外,也盡量不要成為流言的傳播者。在轉述事情時,記得謹言慎行、保持善意和真實,這樣才能讓「謠言止於智者」,撥開迷霧,學會理性審視和思考。

  而全書以「剪影」的方式呈現,也讓人能有一種保持距離的「客觀」之感,提醒讀者「當局者迷」、「旁觀者清」,看事情除了要能保持綜觀全局的清明、分辨流言的真偽之外,也盡量不要成為流言的傳播者。在轉述事情時,記得謹言慎行、保持善意和真實,這樣才能讓「謠言止於智者」,撥開迷霧,學會理性審視和思考。

作者的話

篩出來的真相    
文/奇偉


  我喜歡陪孩子一起看書,一起塗塗畫畫,從各種民間傳說和寓言中尋找創作靈感。

  《牛言蜚語》故事由一句牛的隨口牢騷,在動物們一層層的加油添醋中,事態變得越來越誇張和嚴重。這個故事虛幻又現實,而且非常具有鏡頭感—我完全能想像畫面裡那些暗處的竊竊私語。但如果僅是直接呈現這個故事原本的情節,我總覺得少了些什麼。這時,我不由得想到了一則關於「三個篩子」的寓言,大意是說一位哲人告誡自己的學生:「當你要告訴別人一件事情的時候,至少要用三個篩子過濾一遍。第一個篩子叫做『是否真實』;第二個篩子叫做『是否善意』;第三個篩子叫做『是否重要』。」

  我想把這個篩子的感覺也呈現出來,於是,我用上下兩層畫面來講述同一個事件的兩種可能,先讓流言像洋蔥皮一樣層層疊加,再將它一層層剝離,還原事情的真相。

  為了更好的表現立意,我在繪畫的時候,還進行了「暗與亮」的設計,當流言開始傳播時,畫面的底色隨著流言的積聚越來越陰暗;當大家在尋找真相時,畫面的底色隨著事實的澄清越來越明亮。我希望透過這個對比,讓孩子看到「流言」帶來的沈重,以及真相大白時的爽朗。
 

text_isbn 978986161696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