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方
不一樣的沙子島之歌
型號: E444
HK$ 100
一至八本65折 HK$65

九本或以上63折 HK$63

作者:布里.葛布瑞斯  
原文作者:Bree+Galbraith
譯者:柯倩華
繪者:瑪麗安.阿伯納(Marion+Arbona)
出版社:台灣東方  
出版日期:2021/10/01
語言:繁體中文



 

內容簡介

★一個啟發孩子獨立思考、解決問題與勇於改變的故事★
拒絕墨守成規!
適時提出質疑、勇敢改變現狀。
為自己的人生唱一首新歌。

  這個故事提醒所有人要重視思考,要勇敢以新的觀點去思考甚至質疑,因為滋養你成長的環境和傳統也可能限制你的發展。  ——柯倩華


  離海岸邊不遠有兩個島。

  一個島幾乎都是石頭,

  另一個島多半都是沙子,

  因此發生了問題。


  沙子島上的居民每天都在努力建造美麗的沙堡,

  但總會被石頭島上的居民丟石頭摧毀。

 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,

  從來沒有人問為什麼。

  只有欣欣質疑:「為什麼會這樣?」

  媽媽、哥哥、船長都跟她說:「一直都這樣啊!」


  長大後,

  欣欣成了沙堡專家,

  當她正在建造一座有史以來最高的沙堡,

  即將創下記錄之際,

  島上的警鈴又再次響起,

  這讓她很憤怒。


  她受夠了,

  欣欣決定採取行動,

  停止這一切!


  《不一樣的沙子島之歌》是一本適合親子共讀的繪本。作者不用嚴肅的方式,而是改以有趣且耐人尋味的筆調講述公民參與議題,提出在不公正面前為自己與他人挺身而出、挑戰現狀,以及鼓勵適當提出改變、挑戰現狀的重要性。家長可以在與孩子共讀後,一起深入思考該如何建立多方面思考的能力,適時跳脫安全思維,切換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件事情。


各界推薦


  導讀推薦

  柯倩華+兒童文學工作者


  誠摯推薦

  童書評論家 +柯倩華

  繪本工作者 +海狗房東

  逗點文創結社總編輯 +陳夏民

  繪本作家+劉旭恭

  童書作家、兒童節目主持人+劉清彥

  作家、繪本評論人 +賴嘉綾

  +(以筆劃順序排列)


媒體書評


  ■對於所有想除舊創新、實際做出改變的人來說,這是一本必讀好書。 +——柯克斯書評


  ■對於年輕的讀者,這本書能夠透過簡單的故事來學習何謂公民倡議和自我賦權;對於年長的讀者,這本書可以作為討論憤怒和公平等問題的範本。 +——The+Tiny+Activist


  ■聽眾和讀者將因此受到啟發去質疑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,並且會喜歡故事中兩組不同的群體如何找到和諧生活的方式。 +——學校圖書館學報


  ■一個鼓舞人心的故事,告訴年輕人他們有能力在這個世界上創造變化。 +——亞馬遜書店讀者

  

作者介紹

作者簡介

布里.葛布瑞斯


  畢業於加拿大的艾蜜莉卡藝術及設計大學。她擅於敘事性創作,第一本出版的童書《從前有一個氣球》+(Once+Upon+a+Ballon)源自她在學校的作業。她與家人住在溫哥華,目前從事視覺設計。


繪者簡介

瑪麗安.阿伯納


  出生於法國,自位於巴黎的國立高等裝飾藝術學院獲得動畫學位後,移居加拿大魁北克。她不斷追求成長,探索新的藝術技法,例如刮畫板、粉彩和透明畫法,並結合她喜歡的媒材方式如拼貼、墨水和圖像編輯等。


譯者簡介

柯倩華


  早期研究兒童哲學思考教育,曾在大學教授幼兒文學、圖畫書賞析等相關課程。目前主要從事童書翻譯、評論、推廣,並參與各項兒童文學獎評審工作。翻譯圖畫書及青少年小說共逾百本。現為台灣兒童閱讀學會、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顧問。

  

導讀與賞析

唱一首新歌
柯倩華(兒童文學工作者)


  這個有點不可思議的圖畫故事乍看像是關於「霸凌」,石頭島上的居民不斷用石頭摧毀沙子島居民建造的沙堡。不過,仔細審視故事的細節,以及文字敘述的暗示和象徵,會發現這個寓言般的故事蘊含了更豐富的意義。故事焦點不在霸凌的道德意涵,「霸凌是錯的」是明顯的事實也是公認的真理,大概沒人反對;故事藉由角色塑造和情節鋪排,探討某種霸凌行為的基礎概念――深層的思考層面,例如作者在書末獻詞鼓勵小孩:「拒絕墨守成規。」這個故事提醒所有人要重視思考,因為思考影響生活和生存方式;要勇敢以新的觀點去思考,甚至質疑,因為滋養你成長的環境和傳統也可能限制你的發展。


  故事的一開始描述兩個島的狀態「從很久很久以前就是這樣」,暗示事件背景是悠久的歷史傳統,而習以為常的事似乎就變成理所當然。沙子島上的人能建造出美麗、壯觀、精緻的沙堡,可見具有某些思考能力,平時也很勤奮。可是他們不會主動質疑提問,缺乏批判性思考的能力,就如同代代傳誦的歌詞「從來不問為什麼」。他們眼睜睜看著辛苦建造的成果被完全毀滅,落入宿命般的循環悲劇裡。這種盲目、集體、規矩的行為產生的荒謬,同樣發生在石頭島。石頭島上的人乍看像惡霸,其實更像不知所為何來的機器人,盲目、集體、規矩的做荒謬的事。他們會先發放很長的警報,讓沙子島人及時躲避;也沒有從破壞沙堡得到任何利益或樂趣,純粹機械式操作。作者安排由老人說出「我們不知道該怎麼做」,顯示這個群體不是心存惡意,只是受長久以來的盲點擺布。根深蒂固的習慣很難自我覺察,面臨生存威脅(失去一切)才被撼動,「不得不」做出改變,去探索新的可能。而主角解決問題的邏輯是:善(建造)或惡(破壞)是目標,而能力只是達到目標的條件。石頭島的人只需要「好好想一想」,重設正確的目標,就可用既有的能力創造皆大歡喜的結果。石頭島和沙子島其實很相似,都需要新的思考來改變荒謬的困境。


  帶來改變的主角,原文名字Nye有除舊布新的意思,中譯為欣欣,取「草木生機茂盛,比喻事態往好的方向發展」之意,符合她將破壞轉為建造、帶領島民走出黑暗進入光明的意義。她兩歲就會建造沙堡,而且會問「為什麼?」但作者安排二歲、四歲、六歲的三次反應,可見她跟一般人一樣會受環境(家庭與社會)的影響。不過,她對「一直是這樣啊」的「道理」有種說不清且無法接受的感覺,那是出自心的訊息,雖然暫時壓抑,但終究爆發出來,成為牽引她航向石頭島的內在動力。她想好計畫展現思考力,然而心和思考一樣重要。她「突然完全理解自己的感覺,也知道該怎麼做了。」這句話好像是說,她完全理解自己的心時,才理解了石頭島居民的問題。欣欣忍無可忍,為了妹妹,出於愛而要改變現狀;但媽媽和哥哥也很愛她,出於愛而要接受現實。「愛」是有趣並值得深思的課題。


  這個故事不是一味反對傳統,畢竟學習和傳承建造沙堡也是一種傳統;而是提醒我們小心體制化造成的傷害與不公義。欣欣沒有義憤填膺的以暴制暴,她的解答觀點是「建造」,正好符合她的才華本事。從結局的跨頁圖看來,兩個島最後都獲得了救贖。和平的世界才有真正的自由。祈願這本書可以啟發所有的小孩,把能力、時間、聰明才智用來建造自己和他人,保持清醒的頭腦與心靈,為自己的人生唱一首新歌。

 看更多

text_isbn 978986338419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