親子天下
我是好人
型號: H565
HK$ 93
一本63折 HK$59

一本63折 HK$59

作者: 王淑芬 

繪者: 曾湘玲

  • 出版社:親子天下  
  • 出版日期:2018/05/03
  • 語言:繁體中文
  • 內容簡介

      我必須對得起自己,我必須對得起全宇宙,
      事已至此,生而為人,我是好人。

      你問我,成為好人的動力是什麼?
      我只想說:有時候「好人」就像是我背的十字架。
      每一個好人,都有他對自己的期待與別人對他的期待,
      只是,你看見的、我看見的,
      我們所呈現出來的就一定是好人,或一定是壞人嗎?


      阿德勒說:「人類的煩惱全部都來自於人際關係。」
      因為害怕被討厭,所以不得不成為好人嗎?
      善良、熱心、順從、正義、大方、勇敢、周到,你是哪一種?

      被老師「認證」心地善良的穎哥,似乎從來沒有討厭過誰,也從未對任何同學說不。
      善良對他而言,很像是一個一旦啟動,就無法關閉的開關──開始善良了之後,就會習慣善良。
      心思細膩的他,總是腦袋不停的運轉著要怎麼和班上的同學相處,該如何待人接物。
      有一天,善良的穎哥收到一封要轉交給鄰居小鳳的情書,
      會不會是同學的惡作劇?還是有什麼更大的祕密在裡頭?
      會不會因為他的善良,導致什麼不好的後果呢?
      他到底該怎麼做呢?

      班上的同學,有順從的小李、熱心的英俊俊、勇敢的潘盼、周到的小鳳……
      每個人各有不同的性格特質,也都有各自的煩惱。
      本書以七個人第一人稱的各自表述,讓讀者勾勒出人物角色間的人際關係,
      並體會每個角色的各自的心理。
      如果好人是一種特質,希望我們能迎來獎賞,
      而不是十字架般往頭上一壓,被壓得疼,卻不能喊疼。
      
      【樂讀456】系列介紹
      【樂讀456系列】幫助孩子打通閱讀關節的最佳讀物。以好看的故事、多元的題材,及二到四萬字中篇的長度,提供孩子豐富、愉快的閱讀經驗。同時,顧及中年級孩子對故事的需求,已經從「拉近自己與文字的距離」進階到「自書中探求對自己內心及外面世界的了解」,並期待在書裡找到認同感。【樂讀456系列】的故事選材從幽默趣味童話、偵探冒險故事,或是小大人的成長心事等等,藉由這些具有正向價值觀的故事打造一個無痛閱讀的世界,讓孩子的閱讀興趣持續在高點,同時深耕閱讀實力。

      【樂讀456系列】是第一套帶領孩子衝破「閱讀之壁」的最佳讀物,提供美好的閱讀經驗,陪伴孩子在閱讀的路上一步步穩扎穩打。

    本書特色

      特色1  王淑芬刻劃人性三連作:我是白痴、我是怪胎、我是好人,帶你重新定義自己!
      特色2  以七個不同人格特質的好人,各自表述自己的心聲,勾勒出不同的人生故事。
      特色3  從人性出發,探索性格,瞭解自己也瞭解別人,建立人際關係新思考
      特色4  附有456讀書會,從閱讀中培植思辨力!

    各界好評    

      王冠銘(桃園市慈文國中校長)
      梁丹齡(教育部資深閱讀推動教師)
      吳韻宇(桃園市慈文國中教師、師鐸獎得主)
      海苔熊(心理學作家)
      童師薇(臺中市立大墩國民中學閱讀推廣教師)
      感同身受,溫暖推薦

      *無注音
     

    作者介紹

    作者簡介    

    王淑芬


     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畢業,曾任國小教務主任、輔導主任、美術老師、公共電視與大愛電視台童詩、童書節目主持人與顧問。自1993年出版第一本書《一年級鮮事多》以來,即躍為獲獎無數的兒童暢銷書作家,重要作品包括:《我是白癡》、《我是怪胎》、《君偉上小學》系列、《地圖女孩.鯨魚男孩》二部曲、及《一張紙做一本書》等童書與閱讀、美工書籍。

    繪者簡介    

    曾湘玲


      1992年誕生於台北,喜歡泡茶的老靈魂,並有三隻貓陪伴。
      現職插畫藝術家與平面設計師,以筆與紙的溫度,和世界對話。

      網站:www.behance.net/hsianglintseng
     
     

    目錄

    1、善良─穎哥
    2、熱心─英俊俊
    3、順從─小李
    4、正義─杜老師
    5、大方─大陳
    6、勇敢─潘盼
    7、周到─小鳳
    某一天
     

    推薦文    

    好人,你為什麼不爆炸?

    海苔熊(心理學作家)

      你是「好人」嗎?你總是嘗試在別人面前當個好人嗎?或曾在人際關係中,有以下這樣的感覺嗎?

      ●佯裝堅強:明明很想哭,卻告訴自己不要落淚、明明想要逃跑,卻要自己撐起一切、勇敢站著,因為你如果倒了,那些剩下需要你照顧的人怎麼辦?

      ●缺乏主見:你不想要變成那個「出頭」的人,所以不論別人說什麼,你就跟在後面最安全,沒有什麼自己的想法。

      ●正義魔人:你就是看不慣某些不公不義的事情,別人都畏畏縮縮的時候,你會是第一個跳出來,維持正義的人。

      ●過度理性:你習慣講求證據、數據、科學結果,對那些沒有驗證就下結論的事情,感到嗤之以鼻。

      ●照顧成癮:習慣性照顧別人,把自己的需求放在最後面,大家有得吃就好,自己飽不飽不重要。

      ●取悅患者:別人的快樂就是你的快樂,透過讓別人開心、讓別人喜歡你,你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;明明不贊同對方的做法,卻因為害怕被討厭,陪笑點頭,什麼都說好。

      ●體面中毒:你很在意別人怎麼看你,所以時時刻刻都要表現得非常體面、八面玲瓏,不要得罪任何人,言行舉止也要符合大家的期待。

      上面這七種個性,分別對應到《我是好人》書中的七個角色(事實上,有的角色同時囊括上面兩種甚至更多種),它們有點像是「人格面具」(persona),戴上它們時,你並不是在「做自己」,所以有時就會像善良的穎哥一樣,會面臨一些掙扎或者是痛苦——奇怪的是,如果做這件事情很辛苦,為什麼我們會一直戴著這樣的面具呢?

      你為什麼不敢表現真誠的自己
      事實上,如同書中的角色一樣,這些面具有其形成的原因和功能,就像書中的大陳,曾經因為犧牲奉獻、分享自己心愛的東西,而得到母親讚賞,一次經歷後,他將自己定位為一個「好人」、「照顧人的大哥哥」。只是如果你像這些「好人」一樣,長期帶著「好人」的面具,有一天你可能連拿都拿不下來了。只要身邊的人習慣你的角色、定位,你也會自我說服,我就是一個「善於照顧別人、替別人著想、剛正不阿、維持和諧」的人,這些變成你自我概念(self-concept )的一部分,反過頭來操控你的人生。

      讓黑暗爆炸吧
      如果你像書中任何一個「好人」,不斷的奉獻、只會不斷表現出好的自己,從榮格心理學的角度來看,當內心的黑暗面被過度的壓抑或束縛,總有一天會反撲。你可能爆炸了、說出你真的感覺了,然後身邊的人都說你變了,於是你開始懊悔,為什麼不繼續假裝就好了?

      聽起來這樣很悲慘,不過,如果從「自性化歷程」來看(即人格的養成),這個「爆炸」反而是一個好的開始。以前那個「人太好」的你用某種方式死去,新的你才有機會可以重生。

      過去的你,因為害怕被別人討厭,所以用某一種方式存活著,在別人的鼓勵和稱讚之下苟且過著不真誠的生活,可是久了以後,你反而開始討厭起自己來。隨著歲月的洗鍊,你開始明白,有些人,不值得你對他好;有些事,還是自私一點比較好,這樣的一種轉變,也讓你開始找回那些原本就屬於你的部分。

      好的你和壞的你,都是你。
      我並不覺得,上面那些「好人面具」應該全然被丟棄,我反而認為,正因為這些面具,才造就今天的你。只是,同樣我也認為,或許一個成熟的人並不是要永遠誠實,而是漸漸學會,什麼時候該表現出真誠的自己、什麼時候該戴上防衛的面具。

      以及知道,什麼時候你該練習對自己好,而不只是一昧討好。

    推薦文    

    誰是誰的好人?

    桃園市慈文國中校長 王冠銘


      我是好人,這是誰的認為呢?
      是我自己?還是從他人的口中得到的肯定?
      我是好人,這是我所願意的嗎?
      是不假思索的自然?還是一種不得不的處境?  
      究竟,做一個好人,是好?還是不好?

      淑芬老師這本新書《我是好人》,以七個人物各自具有的角色屬性與人格特質,在我們認為平凡而熟悉的場景中,透過彼此的關係脈絡流動與事件交互牽連,發展出一段段看似獨立,卻潛藏探討因果與哲學省思的生命故事。

      善良的穎哥、熱心的英俊俊、順從的小李、正義的杜老師、大方的大陳、勇敢的潘盼、周到的小鳳,是書中七則故事所要傳達的不同特質的代表人物。在他們身上似乎都背負著、被賦予著形成「特質」的期望歷程,也許是來自某一時光的曾經,那瞬間或持續帶給自己的歡喜與肯定,細究起來可能連自己都未曾明白的真實情緒;也許是受到某一事件的觸及,那必須面對因應或轉折逃避的處境,回溯起來可能連自己都未能明白解析的道理。但漸漸地,成為一種習慣,自主或是不自主。

      淑芬老師的《我是好人》一書,故事敘寫筆觸與情節排構布局,將每一個人物的特質呈顯融入了令讀者心動的內容節奏中,沒有刻意卻體會得出那股不言而喻的深意,細細讀來,引人入心。當一段一段的故事場景,隨著淑芬老師的文字步履前行時,會有著意在弦外與豁然明白的體悟與驚喜,在我們的腦海中浮顯起「原來……」的會意。那些來自每個人物面對自己的對語,以及在他們腦中反覆思索,可能是從他人眼中看到的自己。給予了讀者思辨的澄清,價值的歸依。

      閱讀,是人生最有價值的相遇,始終讓所有的接近,產生最堅定的相信,因為在我的心中,它不僅沒有任何的可取代性,更是淬鍊人生與豐富生命的最佳心靈滋養品。透過閱讀的經歷與體會,我們總能驚喜的獲致那些可以帶給孩子們源源不斷地學習。閱讀淑芬老師的「我是好人」一書,彷彿也閱讀著自己過往的曾經,特別是那些走過人生風霜起伏與世事千迴百折的曾經後,更覺得當初若有能夠閱讀到這樣一本好書的際遇,或許可以少卻了許許多多的波折衝擊。因為來自閱讀的遇及,所以相信。「我是好人」書中,七個不同特質的人物,他們的故事、他們的背景、他們所出現的樂苦憂喜,在教育現場的周遭,是再也熟悉不過的場景,貼近且值得關心。我想:淑芬老師的「我是好人」一書,不僅值得成為學校班級閱讀教學共讀書目的優質選擇,在輔導孩子的需求中,也是最佳陪伴的助力。

      當一個好人,一個真正的好人,一個能夠認清楚自己的「好」的人,才能夠沒有負擔的看見最真實的自己。

    推薦文    

    我們可能都有點怪,但都是好人

    梁丹齡(教育部資深閱讀推動教師)


      閱讀王淑芬老師的《我是怪胎》與《我是好人》這兩本書時,讓我想到很多深層議題,不得不說是出乎意料的好看!當然我可以從作者敘寫的寫法分析起,也可以八股的談正向的人生道理,但這似乎沒什麼太大意義,所以我想直接切入主題聊:我們都是好人嗎?

      只要是人聚居之處,總無可避免要面臨人際關係的難題,出社會是,在校園裡也是;而在人際關係網絡中,找到舒服且讓自己存活的姿態,是生存本能也是必要的課題,不論是善良的穎哥,還是周到的小鳳,甚至是正義的杜老師,他們都在乎自己感受,也在乎別人眼中的自己是怎樣形象,包含因這本書而有機會聊聊的你我。然而,穎哥只有善良嗎?小鳳只是周到嗎?杜老師也就是正義嗎?聰明的你必看到更多不同面向的穎哥、小鳳與杜老師,若是能看到更多面向的他人,有助你瞭解「人」這個動物。同樣的,當你看完某段落,不妨停下來想想你的家人、你的朋友,周遭的人,還有自己:我們都是好人嗎?怎樣才是好人?
    這真是人生大哉問。

      隨著年歲愈長,發現每個人在不同的場合會顯現出不同的樣子。年輕時總忍不住戳破:「欸,你上一次不是這樣說的……。」然後,空氣急冷、不歡而散、自己也不好受,相信聰明如你不會這樣做。漸漸的,我學會察言觀色、審時度勢並適時的包容善解,就像是大方的大陳一樣,也像是順從的小李,他們都選擇讓別人好過,也讓自己不會太為難的應對方式。當然,怎樣做才能得到人生美滿幸福的最大寶藏,我也不知道,但生而為人,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遠近要學著去拿捏。對,這是很深的人生課題,我們每個人都要窮盡一生好好學習。

      另外,我想談談你看到的行為背後,那些你看不到的部分。

      怎樣才是好人呢?好人跟做壞事不會沾邊嗎?壞人,就非得一路黑到底做盡壞事嗎?我們都知道不是的。人像一座冰山,你看得的永遠只有浮在水面上的那一丁點兒,從來不是全貌,如果淑芬老師沒有在故事後面破梗,我們也不會知曉:小鳳收到的禮物和信其實來自愛她的外祖父母;同樣的,我們也不會知曉,羅宜君小時候也因張中旬飽受傷害,才會選擇排擠張中旬。但是,在真實的人生沒有人為我們破梗時,只能自己去尋找那看不到的部分,而這部分決不是在課堂上可以學習來的,而是要在真實的生活中實踐。你是想知道應該怎麼做呢?我提供自己的給大家參考參考。

      當我遇到不如意時,會先深呼吸或遠離當時的情境,讓自己先喘口氣,因為通常大腦在盛怒當下無法正常運轉,反而會讓自己作出錯誤判斷和回應,讓自己處境更加劣勢。接著,有誤會我會試著勇敢緩聲說出來,再想想如何應對以及這樣做造成的影響;我比較習慣帶著設身處地的真心選擇應對的方式,如果發現太真實的話會傷到別人,用善意在話裡邊加點兒糖蜜,讓自己在人際網絡中找到舒服位置,因為尊重別人同時也是不讓自己為難的一種好方法。

      所以,我有一個初步的結論是:其實,我們都是怪胎,也都是好人。因為我們在與他人相處時,那個不假思索也不懂偽飾的真實自己,都有一點兒怪,你認為呢?但這個真實的自己,從來不是真心要去傷害他人的,只是還沒找到與他人、與世界好好相處的方法,對吧?如果,我們秉持著真心誠意,把善良、熱心、順從、正義、大方、勇敢與周到當作閃亮別針別在身上,讓人生旅途走的順暢些,這不失為是好的選擇。

      但是,請答應我,不要失去了那個純真的、可能怪怪的自己,好嗎?

    作者的話    

    好人也是一種原罪

    王淑芬


      「她在教師節想念小學老師,彷彿還是紮著辨子,到辦公室幫老師倒茶的乖小孩。她很小就知道,會吵的孩子有糖吃,但是不吵的孩子也有各種特權任務。她討厭午睡,老師要她這個乖孩子擔任糾察員,記不睡的壞小孩;於是她既免除假睡之苦,又威武站在黑板前扮演錦衣衛,一箭雙鵰。

      被老師信賴的學生,金子般的童年,這段時光是她人生九品中正制度裡,唯一被批為『上上』的歲月。過了童年,她便不曾因為乖而得到什麼獎賞。」

      以上是我在多年前寫的一段人生慨嘆。

      人生究竟應該乖,還是不乖?當然沒有標準答案,得看你對乖的定義為何。只是,選擇以好孩子、看起來不會製造社會困擾的好人當小說主角,倒是我這位作者的一次不乖。

      因為我深知,小說需要衝突、富戲劇張力,最好是「善惡之爭、正邪之戰」的澎湃大戲。如果一本小說,想寫的偏是普通孩子,太平盛世沒有災難的尋常人生,有什麼足以吸引讀者目光?

      一般小說中不被重視的普通人,當然也有故事,只是無人知曉,不如那些劇力萬鈞的大反派或超級英雄。無時不在我們身邊、舉目所及皆是這樣的你與我,也需要被了解與傾聽,不是嗎?這本小說想寫的就是這些。

      跟不少人一樣,我從小被教導著要乖,也期望周遭人行為正當,遵循四維八德,有禮有義、知廉知恥的過日子。只是,成長過程中,我也逐漸發現,人世的遊戲規則不一定是「乖=獎賞」。我看過總是凡事一肩扛的人,到頭來果真所有人都把責任往他肩上扔,於是他只能對自己嘆氣:「當好人好累。」或是,只要有事,團體中一定指望那個大好人來承擔。

      倒也不是說,從此大家都來當壞人,別當善心人士了。

      只是想說,有意無意中,那些人性裡的光輝:善良、熱心、順從、正義、大方、勇敢、周到,像某種原罪,可能迎來獎賞,也可能是十字架般往頭上一壓,被壓得疼,卻不能喊疼。所以,讀者從篇章安排,應該一眼便看出來,我是仿七宗罪的形式來書寫。因為某種角度而言,好人,也是一種原罪。

      若以結果論,好人無疑的會做好事。但是,好人的形成過程,卻有多種樣貌。也許是天生、也許是無可奈何被逼的;更也許,好人只是保護傘,屬於生存所需。  

      我還想問,好人需不需要被肯定?好人要的是掌聲,還是別的?身為好人,是一種快樂,還是感傷,甚至苦難?

      人該善待他人,但是,人也有權利不被視為「因為你是好人啊」,永遠被佔便宜。不論哪種人,皆有人性需求,想被關心與愛,而不是永遠都在分送自己所剩不多的愛。好人也是。
     


text_isbn 9789579095709